猛但我倒觉得他们未必敌得过官兵。”李毅突然出声道。
李自成转头诧异的看着他。
“毅哥儿为何这般说?”
李毅神情平静的道:“王嘉胤等人能够成势,是因为去年大旱,官府强逼纳粮,百姓走投无路只能造反。当时官府猝不及防,才让他们攻入县城,如今朝廷调集了陕西各路兵马围追堵截,他们再无可乘之机。”
“而且王嘉胤等人看上去人多势众,可是中坚是哗变的官兵,而占大多数的是饥饿的流民。哗变的官兵想要掠夺财物,流民则只想有口饭吃,只要官府威逼日甚,贼寇必定分裂。到时候人心各异,如何能敌得过官兵。”
李自成怔了一下,细细思考一番,觉得李毅说的极有道理。
“毅哥儿年纪轻轻,倒是有一番见解,此次王嘉胤等人怕是凶多吉少。”
李自成神情肃然道:“既然毅哥儿明白这个道理,就不该得罪艾家,得罪宴子宾。他们虽然吃了亏,但依旧势大,你就算想学王嘉胤和高迎祥,也不会有好结果。”
李毅心中一凛。
看来李自成已经猜到自己的打算,此时出言劝告。
“二哥,毅哥儿也不是惹是生非的人,只因为艾万华欺人太甚。”李自敬出言道。
李自成点点头,“这个我自然明白,明日我去一趟艾家,将此事说个清楚。”
李毅轻轻摇头道:“艾应甲断然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李自成哈哈一笑,神情有几分得意。
“在这米脂县,我也算有几分脸面。相信艾家不会不给我这个面子。”
说完,他拍了拍李毅的肩膀,语重心长的道。
“毅哥儿,督粮道参政洪承畴即将到米脂县来。你武艺高强,若是不愿意待在乡里,可以去洪大人手下当标兵。”
为了行军打仗,此时朝廷大员往往会组建直属部队,称为标营。
标兵,则是标营兵丁。
李毅望着对洪承畴崇敬有加的李自成。
一个朝廷大员,一个银川驿驿卒。
谁能想到他们今后会成为死敌。
李自成更是在成为天下第一流寇的时候,被洪承畴打得只剩下十八骑,躲进商洛山不敢出来。
相当于被洪承畴一脚从云端踹到地狱。
三人回了李自敬家中。
李毅让云娘将剩下的酒肉热了,陪着又吃了一顿。
李自成是驿卒,消息灵通。
李毅从他嘴里得知了不少消息,对眼下的局势多了解几分。
而李自成也惊叹李毅眼光很辣,常常能一针见血点出关键,说明形势变化。
两人相聊甚欢,酒足饭饱都觉得十分尽兴。
等到天色已晚,李毅告辞离开。
裹挟着一股冷风进了家门,云娘正点着油灯在家中等着。
见到李毅回来,烧了热水给他洗脚。
这一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,李毅也有些疲惫,早早睡下。
第二天一早。
李毅起床洗漱。
乡民们衣不果腹,自然也不会多注重卫生。
所以他们大多牙齿黑黄,李毅可不想像他们一样,所以格外注意清洁牙齿。
没有贵人用的牙刷和牙粉,李毅就用干净的麻布擦拭牙齿,尽量漱口清洁。
等他洗漱完,李过等一帮少年已经到来。
照例是让他们先扎马步,李毅用石锁熬炼了力气。
这次没有人抱怨,少年们全都十分认真。
李毅帮助他们调整姿势,过了半个时辰,这帮少年龇牙咧嘴,一个个摇摇晃晃。
这时云娘出来,提醒早饭做好了。
“先去吃饭,休息一刻钟,我教你们练拳。”
李毅的声音如同仙乐,少年们顿时大喜。
终于不用扎马步了。
他们涌进厨房,发现灶台上煮了些鸡蛋,一个个面面相觑。
平日里家里的鸡蛋都是攒起来换油盐酱醋,他们一年也吃不上几次。
上次是肉粥,这次是鸡蛋,少年们心里复杂。
“别愣着,吃完我教你们练拳。”
李毅催促几句,少年们吃了早饭。
此时日头已经高挂,李毅先是打了一遍形意拳,引得少年们连连惊呼。
这个时代练武强身,可绝不仅是强身。形意拳的基本功非常简单,首重步伐,然后就是直拳、摆拳等招式,和后世拳击有点像,重在攻守袭杀。
李毅按照这个思路,在旁边教他们动作要领,特别是发力的技巧,这是拳法杀伤力的关键。
第24章 团练的初始
正在说着如何利用核心发力,李自敬领着一群人到了门前。
“毅哥儿,各庄挑来的青壮都来了。”
李毅望过去,一共有三十四个青壮汉子。
他们身穿破袄,皮肤黝黑泛红,面带菜色。
此刻表情各异,有的一脸好奇,有的老实本分,有的眼神狡黠。
十里八庄的青壮当然不止这点,只是壮劳力要干活养家,许多人都不愿意来。
这三十四个人,其中十个是李家庄的后生,七个是高家庄挑出来的。
李毅在这两个庄的威望也是最强,高老丈和太爷爷也是最支持他的。
而其他几个庄若不是抹不开tຊ面,怕是都不想派人来。
李毅在人群里看到一个熟人,正是高小甲的父亲,高老实。
“高大哥,你不是要去柴山烧炭吗?”李毅问道。
高老实挠挠头道:“村长说了,毅哥儿组织团练,正缺人手,让俺来帮帮你。”
李毅心中一热,高老丈对自己真是没话说。
他笑着将青壮们领进院子里,笑着道:“正好赶上吃饭,大家都喝碗粥暖暖身子。”
“昨日吃了油水,今天一天都不用吃饭。”
“毅哥儿别客气,眼下粮食金贵,俺们人多。”
青壮们摆摆手,连连推脱。
李毅坚持,让云娘领着李过端来热粥。
青壮们不好意思的笑着。
见到热粥端过来,他们连忙接过,一个个大口喝粥。
喝完之后,又用手指将米粒送进嘴巴,一点都不浪费。
吃了稀粥,青壮们对李毅更加客气。
高老实憨笑着道:“毅哥儿,团练大家都熟,要怎么做,你尽管发话。”
米脂县地处边关,经常有蒙古人南下掳掠。
每到那时,艾家就牵头组织团练,号召百姓修建工事,训练作战。
到了要紧的时候,甘泉县的乡民会拖家带口躲进官庄,靠着那里的城楼抵御蒙古人。
这些青壮都参加过团练,有基本的组织训练的经验。
“既然如此,那我也就不啰嗦。”
李毅点点头,细细观察着青壮们。
“此次团练,与以往不同。以往五天一练,要改成三日一练,并且接下来半个月要天天训练,练战法阵型,武艺兵器,力求半个月之后,大家能有一战之力。”
听到三天一练,还要集中训练半个月,青壮们顿时不乐意了。
一个矮瘦的汉子叫嚷着道:“毅哥儿,眼下虽然没农活,但大家哪能天天熬在这里。”
“就是啊,要俺说团练也啥用,大家做做样子也就够了。”
青壮们七嘴八舌的抱怨着。
李毅也不阻止,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。
青壮们望着神情淡漠的李毅,心中敬畏,陆续闭上嘴。
这时李毅才道:“团练一事本着是自愿,若是有人不愿意参加,现在就可退出,只是退出了就不可再参加团练。”
那矮瘦的汉子闻言,立刻道:“俺家中事多,团练怕是顾不上了。”
“俺也是。”
有五个人陆陆续续要退出。
剩下的人虽然坚持,但他们都是源于对李毅的敬畏感激,许多人犹豫不决。
友情提醒:如该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。